丁宝桢为什么要趁安德海经过山东时,将他诛杀?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,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丁宝桢的文章,希望你们喜欢。

  丁宝桢(1820-1886),字稚璜,贵州平远人。曾任岳州知府、山东巡抚、四川总督等职。光绪十二年(1886)病死于任所,清政府特赠他为太子太保,赐谥“文诚”。丁宝桢生的身材魁梧,留着长长的的胡须,面貌威严、坚毅,又不爱说话,往往给见到他的人一种威慑力,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的举止言行是否得当。

  咸丰三年(1853年)丁宝桢中进士,初任翰林院庶吉士。不久,因母亲去世返乡丁忧,恰逢遵义的杨隆喜造反,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800壮士保卫家乡。咸丰六年(1856年),他丁忧期满,又逢苗民教匪叛乱。时任贵州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,申请让丁宝桢部留在平乱军中,皇帝同意并特别下令授予丁宝桢编修一职。此后,丁宝桢增加在民间的招募,士兵总数达到四千人,并先后收复平越、独山等诸多城池。咸丰十年(1860年),丁宝桢任岳州知府后,遣散了之前招募的军队。但由于亏欠的饷银非常多,丁宝桢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,对大家说:“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,现在府库的钱粮短缺,你们空着手回家,怎么办?”大家流着泪说:“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,解救国难,我们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要求?”于是纷纷离开。

image.png

  同治二年(1863年),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。同治三年(1864年),升任山东布政使。同治五年(1866年)再次擢升山东巡抚。其任山东巡抚期间,两治黄河水患、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、成立尚志书院和山东首家官书局,政绩卓著。不过,在山东让丁宝桢一举成名的却是他对宣官安德海的处理。

  安德海(1844—1869),祖籍直隶南皮,10岁入宫,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。由于他办事机敏,善于察言观色,聪明伶俐,善于奉承,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。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太后身边备受宠信的大红人。之后,安德海恃宠而骄,虽然只是六品的蓝翎太监,却连小皇帝载淳、恭亲王奕等朝中大臣亦不放在眼里。安德海还经常搬弄是非,挑拨同治和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,使得小皇帝常被慈禧太后训斥。他目无皇帝,越权胡为,已经到了令同治皇帝忍无可忍的地步。

image.png

  安德海仗着有慈禧太后撑腰,平时即气焰嚣张,为所欲为。有一回,醇亲王上殿奏事,手上带的翡翠班指让安德海看见了,安德海立即向慈禧太后提出想要。慈禧太后就问醇亲王他的班指是在哪里买的,很好看。醇亲王见慈禧太后问,就把班指上呈给了慈禧太后。慈禧太后把班指交给了安德海,并交代他好好藏着。安德海不仅带着班指四处乱逛,还特意带到醇亲王跟前炫耀。使醇亲王大为恼怒,下决心要除掉安德海。按清王朝惯例,如果宦官有不法行为,亲王有权先斩后奏。

  安德海听说醇亲王要杀他,急忙向慈禧太后求救。慈禧太后不得已让他秘密出京,暂避灾祸。离开北京的安德海,开始的时候还收敛了几天。没过多久就故态复萌,到处受礼纳贿。丁宝桢认为安德海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小人,如果安德海经过山东,一定饶不了他。当安德海到达山东泰安的时候,丁宝桢派人抓住了他。安德海以慈禧太后差遣他南下采办为自己辩护,他以为有了这个理由,丁宝桢就不可能杀他,因而有恃无恐。丁宝桢回答说并没有接到有关派遣安德海出京南下采办的任何旨意,而按照清王朝的祖制,宦官不能私自出都门,擅自出都门的人杀无赦。安德海这下可傻眼了,他此行本来是为了避祸才离开北京的,没想到死得反而更快。

image.png

  不久,安德海被杀的消息就传开了。李鸿章从《邮钞》中获知安德海被杀的消息,猛地一下站起来,一边把《邮钞》传示给幕僚,一边大呼“稚璜成名了”。曾国藩听说了这件事,也对薛福成说:“我得眼病已经有好几个月了,听说这件事之后眼病也好了。稚璜真是豪杰啊。”由于丁宝桢杀安德海,得到了慈安太后及满族亲贵恭亲王、醇亲王支持,慈禧太后也无可奈何,只好不了了之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