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考中秀才、举人、进士以后,一般能当什么官?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代考中秀才、举人、进士之后,能当什么官?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。

 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,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走,只有走科举这条路,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机遇到考场中去拼搏,如果考上了,在科举的道路上可以一直走下去,就会有好的前途,可以当官,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。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,但是具体考上了秀才能不能够当官?考上了举人、贡士、进士之后到底可以当什么样的官职呢,很多人就不得而知了,利用这个机会,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,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,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一起进行探讨。

image.png

  秀才具有悠久的历史,在明清时期用来称呼读书人,当然了,考中秀才之后还是不能够当官的。人们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就是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”,但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秀才的文弱和无能。还有这样的一句话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意思就是到了危急关头,秀才往往束手无策,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这些说的意思都是秀才的软弱的一方面,这样说是不全面的。真实的秀才到底是什么样子呢?秀才在封建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呢?秀才,原来指的是才之秀者,从元朝、明朝以后用来指的是读书人和有知识的人,是一种广义的说法。在明朝、清朝的时候指的就是生员,就是府学、县学的生员,比秀才还低一个层级的是童生,通过了府学、州学考试的就是秀才了,只有成为秀才之后才可以去参加乡试,也就是各省举行的考试,考中之后就成为了举人,成为了举人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,在社会上就有存在感了。

image.png

  考中了举人之后,就可以当一些低层次的官员了。要成为举人需要参加乡试,乡试都是由礼部主持的,主持礼部考试的都是朝廷派遣到各地的学识渊博的官员,都是一些文学方面的专家学者,很多古代著名的文学家、诗人等都担任过主考官。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,往往都在秋天的时候举行,所以也被称为秋闱。参加乡试的时候要到各省的贡院去考试,这是一个很神圣庄严的地方,是无数学子为之向往的地方,是鲤鱼跳龙门的地方。考中举人之后就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了,可以成为当地的小乡绅了,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,如果要去当官的话,可以去当一些县丞之类的品级不高的小官僚了,至少来说也是进入了我国的官员体系了,只不过是一些品级不高的低层次官员。很多人都知道的范进中举的故事,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举人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,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反差很大,判若两人。中举之前人们对他进行呵斥,地位低下,中举之后,就成了老爷,人们对待他就恭恭敬敬,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。

  考中了进士之后,就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胜利,可以成为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了。古代就有进士及第的说法,进士身份是一种很光荣的存在。古代的很多杰出人物都是进士出身,取得了进士的身份,在学士方面就具有了很高的造诣,这也就是古代的很多官员为什么也是文学大家的重要原因,比如说大文豪苏轼就是进士出身,他当时是第二名。进士考试是中央一级的考试,需要参加殿试,然后考中的就是进士了,在明清的时候,考中进士后大多当了翰林官。一甲第一名为状元,授修撰;第二、三名分别为榜眼、探花,授编修。二、三甲可选为庶吉士,或授给事中、主事、中书舍人、行人、太常博士、国子博士等官,或授地方府推官、府同知、县令、县丞等官。虽然考中了进士,但是在官职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,具体能够当什么样的官员需要看机遇和自己的关系了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