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庄死后三十七年为什么才下葬?连康熙都不敢做主?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你知道孝庄死后三十七年为什么才下葬吗?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。

  在清代帝后陵墓中,孝庄的陵墓及其下葬过程可谓是十分独特。历史上的孝庄,直到死后三十七年才入土为安是真,且违背祖制安葬在了清东陵外。在清朝帝后中,孝庄下葬一事无疑是非常特殊的,这其中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,充满争议。

  孝庄,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孝庄太后,也就是皇太极生前的庄妃。顺治(福临)继位后,其生母庄妃被尊皇太后,康熙(玄烨)登基后,又被尊奉为太皇太后。由于孝庄是一代贤后,在清初政坛上颇有建树,故而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。

  康熙二十六年,孝庄病逝。按照清朝祖制,孝庄应与皇太极合葬。可是,孝庄临终前曾叮嘱康熙:

image.png

  “太宗文皇帝梓宫奉安已久,卑不动尊,此时未便合葬。若另起茔域,未免劳民动众,究非合葬之义。我心恋汝父子,不忍远去,务于孝陵近地安厝,则我心无憾矣。”——《清圣祖实录》

  孝庄的遗愿,并不想和皇太极合葬,而是想在清东陵的孝陵附近安葬。可是,这一要求却让康熙十分挠头。要知道,清代皇帝非常尊崇祖制,凡事都有依从祖宗成法。与此同时,康熙又是个很孝顺的皇帝,不忍违背祖母。就这样,孝庄的灵柩在宫中停奉十七天后,就被送往清东陵暂时供奉起来,直至三十七年后,由雍正做主将孝庄太后安葬。

  那么,孝庄为何给康熙出了这样一个“难题”呢?

  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,显然是违背祖制的。但是,她究竟为何如此,却成了一个谜团。不少人觉得,这可能与“孝庄下嫁”有关。

  孝庄下嫁一说,大家早已十分熟悉,所讲的是皇太极死后,孝庄曾再嫁摄政王多尔衮,以谋求顺治皇位的稳固。但事实上,此事多半是反清文人张煌言的诋毁之词,真实性实难考证。

  可以说,拿孝庄下嫁的传说来解析孝庄遗愿,是不甚合理的。事实上,《清圣祖实录》中所记载的孝庄“懿旨”,还真不太适合过分解读。从当时的情况来看,这段文字还真就是表露出了这位老妪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
  孝庄年轻时,也不是特别得宠,其子福临的皇位也不是皇太极所指定,而是多尔衮与豪格相持不下时,无奈“让”出来的。可以说,孝庄早早地就做了寡妇,对自己的丈夫也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。

image.png

  皇太极死后,孝庄先后辅佐了两代皇帝,成为清初政坛十分重要的一位女性。及至孝庄临终时,清军早已入关多年,孝庄本人也习惯了关内的生活。此时,要让她死后安葬到东北,与皇太极合葬,倒也真是难为她了。

  另外,就个人感情而言,孝庄对儿子顺治、孙子康熙的感情,无疑是远超于对丈夫皇太极的感情的。可以说,孝庄的遗嘱,说的情真意切,果真就是不愿离儿孙太远。

  至于说不愿劳师动众,反倒是一种说辞罢了。要知道,清代帝后们的生活,即便是再节俭,也远比平民百姓奢靡千万倍,更别说死后不计成本的挥霍安葬了。当然,以爱惜民力为借口,还真就成为了孝庄的一大说辞,既能显示自己的贤明,又多了个强有力的借口。

  孝顺的康熙,自然不愿忤逆祖母。所以,他才命人选定了一处临时安置梓宫的地方,并命人仿照孝庄生前所居寝宫搭建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孝庄生前对慈宁宫东侧的一处偏殿十分喜欢,康熙竟命人将其拆卸后于清东陵重建,以供祖母“安享”。

  从康熙的本心而言,自然是很想让孝庄入土为安的。可是,碍于祖制,康熙又不能将孝庄葬于清东陵。就这样,孝庄的梓宫就搁置在了这个临时性的“茔域”。

image.png

  直到雍正二年时,雍正才决心就地为孝庄修建陵墓。这处陵墓,就是清东陵的昭西陵。在清代帝后陵墓中,孝庄陵墓与皇太极陵墓,可谓是相隔千余里,算是一个特例了。其中的原因和苦衷,在《清圣祖实录》中体现地颇为清楚,只是大家想得太过复杂了。#孝庄#康熙#皇太极收藏

  那么,孝庄为何给康熙出了这样一个“难题”呢?

  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,显然是违背祖制的。但是,她究竟为何如此,却成了一个谜团。不少人觉得,这可能与“孝庄下嫁”有关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