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临死前留下鄂尔泰、张廷玉给乾隆 为什么乾隆还是弄死他们呢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还不知道:乾隆为什么弄死老爹留给自己的大臣的读者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

  皇帝和臣子“斗法”,是中国历代朝政的一个常态。而臣子们之间的“内耗”,表面上看,是个人利益之争,其实,这其中真正的赢家,还得归皇帝。

  新皇帝继位,身份一下子,由皇子到老大,内心极不情愿有人管他。未亲政可能会收敛些,执政后,首先对付的就是那些辅臣。至于成年皇子继位,看到爷爷辈的老臣,一般也不待见。乾隆就是其中的一位,当然,其爷爷康熙、父亲雍正,也给他树立了一个榜样。

image.png

  前者康熙除去了鳌拜,后者雍正则灭了年羹尧。那么,他想除去的大臣,又是谁呢?

  这两位相当有来头,而且,还是雍正去世前钦点的,并告知未来的皇帝:“我可保证这两位绝对忠君,可享太庙礼遇。”不过,这话听在乾隆耳中,反倒引起了他内心的“反抗”。这二位老臣鄂尔泰、张廷玉,看年岁,前者当时58岁,后者62岁,而乾隆只有24岁。

  鄂尔泰先人投归清太祖,为世管佐领,祖父图彦突官户部郎中,二十一岁,鄂尔泰袭佐领世职,充任侍卫,累任内务府员外郎。到雍正三年,鄂尔泰拜广西巡抚,雍正四年,调任云贵总督,兼辖广西。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、改土归流,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。

  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,改庶吉士,授检讨,入值南书房,进入权力中枢。康熙朝,官至刑部左侍郎,整饬吏治。雍正帝即位之后,他历任礼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吏部尚书,拜保和殿大学士(内阁首辅)、首席军机大臣等职,完善了军机处制度。

image.png

  那么,年轻的皇帝能拿捏住政治经验丰富的老臣么?

  乾隆倒是不担心,因为,这二人各成派系,从雍正时代,一直斗到了他的时代。而他则成了看戏人,演的差不多的时候,收收场就可以了。

  站队鄂尔泰的,大多是满族要员,有文臣有武官也有汉臣,尤其他被授任首席军机年夜臣后,风头更是无限。支持张廷玉的,以学士为多,有六部主座,他的门生更有19人登仕,三个儿子也为朝中高官。可以说这两派,前者为满族贵族的豪华组团,后者是文化汉人的精英荟萃,风格截然迥异,阵线异常分明,且互不相让。

  乾隆也不急,就等着这两派掐架,这样自己才有机会,就能出手修理他们。当然,瓦解两派的势力,并非一朝一夕。

image.png

  现在,我们就来看看,乾隆皇帝是如何慢慢吃掉对手的。

  他上任的第一年,就发生了两派相互“攻讦”的案件。但是,乾隆采取的却是各个击破的策略。他首先将矛头对准的是鄂尔泰。找的理由无外乎是,为人傲慢、行事嚣张等,还多次降旨“严行申饬”。乾隆六年(1741),是鄂尔泰派系开始解散的转折点,由于,兵部尚书兼顾军统领鄂善,被人告发,鄂尔泰及其长子也被卷入。

  对此,乾隆甚至放出狠话,没准将来有一天,会将他也给收拾了。结果四年后,鄂尔泰病逝,不但声名没有受到损失,还享受到了太庙待遇。

  对付张廷玉,乾隆所用策略就不同了。首先,他是汉人,其次,做事相当严谨,几乎让人找不出任何瑕疵。但是,在年轻的皇帝眼中,这就是“庸人”的作风,心中更是不喜。乾隆利用鄂尔泰死后空缺,任用年仅30岁年轻权贵为军机大臣,而且,还位列张廷玉之前。这样做,从心理上就暗示了自己对汉臣的“轻蔑”。身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,再有想法,也只得藏着。

image.png

  一年后,乾隆借口他年岁大了,这个早朝呢,你也就不必来了。这是第二步,将他从权力圈中挤出。这对于小心经营多年的张廷玉的打击,无疑是宣告了其的地位已不再。乾隆做的更绝的是,当76岁的张廷玉提出要告老回家时,他居然拒绝了,理由很简单:前两任皇帝如此信任你,更何况,还有先帝的遗诏,有太庙的待遇,所以,你不能回家。

  第二年,张廷玉再次提出时,乾隆倒是准了。不过,也许张廷玉是不相信这位皇帝,所以,他居然让皇帝出保证书,保证这个太庙待遇。乾隆能不火吗?不过,最终还是写了。但是,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包括他拿到手谕后,没有亲自谢恩,他所有的荣誉都被剥夺,以前的奖赏还得还回去,真正是空忙一场。

  唯一让他安慰的是,乾隆倒是信守诺言了,他病逝后还是给他配享了太庙。只是,他人已入土,这死后的荣华,能弥补其生前的那份遗憾么?

image.png

  再来看看这位皇帝对这二位的评述:“朕初年,鄂尔泰、张廷玉亦不免难免故智未忘耳!”听起来,就好像这二人再如何斗,也不过是那些老把戏,最终,也不过尔尔。有人说,当时满汉两个阵营,必定注定争斗。但是,历史上的各种党朋,从来就没有消停过。说到底,这种“斗法”,没有皇帝的有意“纵容”,又何来声势越来越大?

  可以说,这种朝官的“内耗”,得便宜的是皇帝,他正需要这种跷跷板似的权力“制衡”,来更好掌控朝政,这就是高明皇帝的“驭臣”之术。

  参考资料:

  【《清史稿·本纪九·世宗本纪》、《清史稿·卷二百八十八·列传七十五》】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