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元宵灯会?元宵灯会的来历和传说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导读:“谁家见月能闲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。”这是唐代描写元宵节的诗句。正月十五那一天又被称作“元夕、元夜”,因为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。古人又把这一天定为“上元节”,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、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:“三元”。由于历代都有在上元节里观灯的习俗,所以还叫它“灯节”。

  元宵张灯,据史料记载最早始于汉代。汉武帝为了祭祀“太一”神,正月十五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次日天亮。汉代平时实行宵禁,但每年上元节时皇帝都下令放夜,让百姓看灯。到了唐代,玄宗规定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官署休假三日,观灯三夜,与民同乐。到了宋代之后,观灯更盛,宋太祖赵匡胤增加十七、十八两日,使元宵节变成了五天。南宋时为了鼓励观灯,还向灯节那天的观游者都赐酒一杯。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好大喜功,建都南京后,正月初八就开始张灯,直到十八日落灯,“放灯十日,广招富商”。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,还增添了戏曲表演,使元宵节越发热闹。

  元宵赏灯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位于东城区的灯市口,就曾是明清时赏灯最繁华的地方。那时的灯市口大街南北两边店铺林立,珠宝玉器、花草盆景,应有尽有。正月十三至十七日为灯市,白天为市,晚上放灯;从灯市口到东四牌楼,马路两旁搭起灯棚,挂起各样彩灯,同时还有曲艺、杂耍,娱乐其间。观灯的,听唱的,选货的,男女老少,人山人海。

  今天的京城,元宵节里格外喜庆、和谐。你看吧,城乡都办起了灯会,从大街小巷到家家户户门前,从公园到商场,从立交桥上到社区的楼群之间,都有彩灯闪烁,红灯耀眼。今年的大型灯会有:燕山元宵灯会、龙庆峡冰灯艺术节、魅力朝阳大型艺术灯会等。争奇斗艳、百花齐放的灯彩,折射出中华民间文化的魅力。既有吉祥如意的传统宫灯、纱灯,也有精巧灵活的走马灯,还有好看好玩的娱乐灯、道具灯,更有时尚新颖的科技灯……千盏万盏的精美花灯,形成了灯的海洋。当我们置身在这彩灯世界里,感受的是扑面而来的春风,洋溢的春光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传统文化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