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初三杰谁对刘邦的帮助最大?张良作出了哪些贡献?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汉初三杰谁对刘邦的帮助最大?张良作出了哪些贡献?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

  汉初三杰可以说都是功不可没,毕竟汉朝的建立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,而在刘邦看来,萧何、韩信、张良这三个人当中,功劳最大的是萧何,因为当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,萧何总是能够很好的帮助他稳定后方,提供粮草等。不过对于谁的功劳最大,这一点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,比如对于谋圣张良,就有人认为是他的功劳才最大。

image.png

  张良是谁?相信大多人绝不陌生,身为被汉高祖夸赞的“汉初三杰”之一,他的身上自然是有着很多闪光点和故事的,有言称他“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”,真是这样吗?

  张良,祖籍韩国,也是一个大家公子了,先辈们在韩国十分有影响力,祖父是三朝宰相,父亲也是连任两朝宰相。按理来说,他原本也可以子承父业,当一代名相,可惜的是,到了张良这一辈,韩国势微衰败了,最终,灭于秦国之手。

  至此国破家亡之际,张良也并没有嗟叹人生的不公,而是努力成为了一代名臣,流芳千古。说起他的成才,还有一段奇遇:相传,他在一次偶然中碰到了隐居的黄石公,黄石公很欣赏他高尚的品行,于是,传授他著名的《太公兵法》。

  张良本人也很善于把握机会,之后,他日夜研习兵道化为己用,可以说,后期的他算是一个文武全才了。但是,再好的人才,也得遇到伯乐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,张良寻的是谁?可以说,他的眼光是极好的了,他寻的是是汉朝的开创者——刘邦。

  刘邦的传奇自不用多说,那么,与他一同打江山的张良,在他的传奇故事里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?

image.png

  刘邦与项羽之争中,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“争关中”,楚怀王曾下令说,谁能先一步进入关中,谁就可以在那里称王。刘邦在颍川之战胜利后,马不停蹄地与张良会师,然后,拿下了宛城,随后,就抢先一步进入到了咸阳。

  人无完人,刘邦这个人虽然在知人善用上确实很有一把刷子,但是,他也有缺点,那就是:贪财好色。一进入秦宫就被宫内的繁华迷了眼,面对海量的财宝跟美女,当即就想在此常住,连樊哙的劝阻也不听了。在此紧要时刻,张良出马了。

  张良说道:“秦朝是怎么灭亡的?正是因其荒淫无度,沛公您才有机会出现在这里的啊!如今,您才刚入秦宫就想着安于享受,是要走秦王的老路吗?”刘邦这才醒悟过来,在张良的建议下,刘邦下令安抚百姓,军队戒骄戒躁,以此赢得民心。

  一边是欢天喜地,一边则是火怒三丈,项羽刚来到函谷关下,就遭到了刘邦阻挡。函谷关城门紧闭,为的就是阻挡项羽入关的步伐,又听闻刘邦已经进了秦宫,项羽怎能不气,当即决定与其开战。刘邦虽是抢占了先机,但毕竟,有倒巧的因素在里面。

  所以,若论正面刚,他是刚不过项羽的。

  这时,我们的张良又发挥了他的作用——张良与项伯的私交。张良与项羽那边的项伯私交甚好,在鸿门宴开始前,就不断提醒张良让他赶紧逃跑。但张良十分忠心,并没有独自避难而是选择与刘邦一同面对。在张良与刘邦的一同努力下,项伯甚至同意了在项羽面前为刘邦求情。

image.png

  在惊险无比、杀机重重的鸿门宴中,张良更是把其大智大勇发挥到了极致:

  为刘邦分析项羽的性格,以求能找出应对之策;宴会中危急时刻,张良及时派樊哙这种项羽喜欢的“性情中人”吸引项羽注意力,从而打断范增的杀机;最后,趁项羽举棋不定时及时让刘邦“尿遁”,自己则留下来处理后事,最终,成功帮助刘邦躲过一劫。

  杀刘邦的良机既然已经错失,又面对刘邦的示弱,项羽也就顺坡而下,自立“西楚霸王”,将刘邦分至巴蜀之地,是为“汉中王”。那时的巴蜀可不是现在的“天府之国”,反而是十分荒凉的偏僻之地,对此,刘邦自然是不满的。

  彼时危机尚未根除,张良等人及时劝阻了刘邦,但是,他们也没有放弃掉利益,通过贿赂项伯吹耳边风刘邦又获得了汉中的封地。李白曾在《蜀道难》中感叹过,蜀地向外的通道黄鹤和猿都难以通过,可见,其道路之险阻。

  刘邦在前去封地的路上,张良又献策让其通过后就将栈道烧毁,以此,表示汉军再无东顾的念头,麻痹项羽,同时,又能防止后路敌人的袭击,以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。刘邦就这样在蜀地慢慢地发展自己的势力,甚至,暗中定三秦,终是达到了可与项羽一战的程度。

  公元205年,项羽攻打田荣时,刘邦率兵趁机攻占了楚国都城彭城。可惜,好景不长,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未能及时部署好,彭城不仅被项羽抢了回去了,自己的军队还暴露在了项羽的视野之下,不久,汉军被迫逃往下邑一带。

image.png

  局势一时间十分紧张,刘邦十分无奈,赶紧去找张良寻求法子,张良给他提出了三点:

  首先、九江王黥布虽为楚将却已心生异心,彭城之战中更是故意不支援项羽,可以拉拢。

  其次、彭越也因未收到分封而对项羽不满。

  最后、汉军中只有韩信能独当一面。

 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意见,拉拢这三人组成了联盟,过程中虽有些许差错,但是,最终还是拿下了江山。而项羽,一代西楚霸王、铁血男儿也最终因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。

  刘邦既已登大殿,为其出谋划策的张良难道就没有了展露才智的机会了?错矣!

image.png

  在群臣都对刘邦想废太子立戚夫人的孩子为太子之事束手无策之时,张良先是推脱,之后,说出了让吕雉请出“商山四皓”出山的妙计。刘邦见自己都请不到的人太子居然请到了,于是,觉得太子羽翼已丰,所以,也就不再提废太子一事了。

  张良看似对帝王的继承人毫不插手,实际上,他却是最大功臣,这也是他为人的智慧之处:“不做出头事,不引帝王疑,不抢头等功”,这样做总归是没错的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,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。

  话说,晚年的张良似乎看透了人世浮沉,于是,他选择归隐山林。相传,他与赤松子一起修道,还开设了“伐桂书院”来教授孩子们读书,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善终。关于他的传奇故事,至今,仍不断流传着··· ···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