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提出了哪些要求?为何崇祯不答应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,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。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,希望你们喜欢。

  众所周知,李自成是一代农民起义领袖。不过,如果仔细去看一下李自成的过往,也许有人会觉得他的成分似乎不能算作“农民”,他有过多次参加边军的经历,且在起义之前还曾多次杀人,最后起义也是在边军当中哗变,杀死了军官。虽然他曾经确实是农民,但他的身份却远非一个农民可以概况的了。李自成自小的时候就写诗道:

  “一身甲胄肆横行,满腹玄黄未易评。

  惯向秋畦私窃谷,偏于夜月暗偷营。

  双鳌恰是钢叉举,八股浑如宝剑擎。

image.png

  只怕钓鳌人设铒,捉将沸釜送残生。”

  这首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横行霸道和偷鸡摸狗的感觉,他从小就想着要“肆横行”,然后居然浑然天成的把螃蟹写成了“惯向秋畦私窃谷,偏于夜月暗偷营”的游击战专家,但是“偷”、“窃”两字却显得很扎眼。这首诗后来也成为了他的人生命运的总概括。1629年,李自成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,以闹饷和哗变的形式起义。

  李自成一开始并不是“闯王”,而是凭借舅父闯王高迎祥的势力混到了一个闯将的身份。但是,李自成由于当过农民、边军、驿站小吏、经商,脑子特别活,跟明军对抗时从来不硬抗,特别滑溜,所以最终闯王变成了他。不过,他一开始也没有想着直接打入北京城,而是对崇祯写信道:答应这3个条件,我立刻退兵称臣,崇祯帝:朕还是死吧。

  那么他这三个条件是什么呢?我们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明末农民军的情况,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些农民军的情况,才能知道李自成提出这三个条件的意义。并不像有些书上写的那样,或者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,农民军所向披靡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,实际上农民军哪怕是到后期,大部分实力都是比较弱的。

  比如李自成的舅父高迎祥,他可是闯王,最终也是被明军打败并斩杀了的。农民军对抗正规军,起码有三条差距:一,武器差距,虽然当时的明军被大家称作叫花子军(因为大多数士兵太穷),但人家的精锐可是全副武装的;二、组织能力的差距,并不是随便裹挟一群农民就能打仗的;三、经济能力的差距。

  而这只是军事能力上的差距,如果李自成想要称帝,还有更多的问题无法解决。第一:政治框架的问题,朱元璋建立明朝可不仅仅是打下来就可以的,他制定了一系列制度、条例、法规,并且设计了自己这个朝代的文化路线;而这些,李自成的文化水平是根本做不到的,所以他进了京城就开始找美女,又与吴三桂大战,把自己实力消耗殆尽。

  第二,豪强的支持,建立一个帝国,可不仅仅是靠农民的支持就能做到的(而他一开始大部分农民军是他裹挟而来的,未必真心归顺他),因为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豪强的手上。可是豪强们要的是“明君”,要的是愿意给他们分蛋糕的人,李自成显然在这方面还没有准备。

image.png

  所以,在1644年他兵围北京城的时候,他并没有直接攻打北京城,而是给了崇祯一封信,上面写了三个条件:欲割西北一带,敕命封王,并犒军银百万。实际上李自成打的是跟皇太极他们一样的主意——来北京城割韭菜,让明朝皇帝压榨百姓来给自己挣钱,自己则保持好的名声。

  而且李自成自己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——大明这个天下,即使是现在交到他的手上,他也拯救不了。所以他写了这样一封信,想通过兵临城下在崇祯手里要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,等自己完全准备充分之后再攻打北京城,并一举占领北京城。可是崇祯皇帝也不傻啊:我要是按你所说的做,不仅会成为亡国之君,还会成为桀纣一样的暴君!

  军银百万从哪里来?这不还是得从农民得手指缝里抠出来吗?那些富商们是断然不肯拿钱的,文官们个个哭穷,所以最后负担都要落在农民身上;而且把西北割让给李自成,还给他发钱,李自成最后肯定更加强大,到头来还是会来攻打北京城。所以崇祯皇帝直接选择了拒绝——要死就死吧,起码也死得有尊严些。

  李自成这下也傻眼了:自己想捞一把,崇祯皇帝却不配合,这也不能就这样空手回西北那片没有粮食吃的地方去吧?所以只好放下一切顾忌,强行攻城。北京城当然是被他们打了下来了,但是大家也知道,不久之后,李自成自己也死掉了。因为他和他的部曲,根本就没有达到可以统治天下的水平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