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薛宝钗难得真情流露是在什么时候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《红楼梦》薛宝钗难得真情流露是在什么时候?薛宝钗为人冷静,极少有表达真情的时候,这次真情流露便是在薛宝钗自己的《临江仙·柳絮》中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,接着往下看吧~

  她一出口立意就不同。由于结局已经寄托在薛宝琴的《西江月》上,此番的《临江仙》,薛宝钗与众不同不说结局,反而类似林黛玉的《题帕三绝》,讲述起她的一生过往。

  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。蜂团蝶阵乱纷纷。几曾随逝水,岂必委芳尘。

  万缕千丝终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韶华休笑本无根,好风频借力,送我上青云!

  薛宝钗的《唐多令·柳絮》以柳絮抒怀,写出了大气魄。她从富贵门庭的柳絮讲起,以“不自由”贯穿首尾,最终看淡一切纷扰,渴求自由的解放。

  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看似野心勃勃,实则是对自由的“大向往”。

图片.png

  有观点认为薛宝钗有野心不但想要图谋金玉良姻,还有志向进宫为妃,只可惜折戟沉沙,才不得以退而求其次嫁给贾宝玉。

  其实,薛宝钗如果有此野心,她也绝不会作此《临江仙》了。

  “临江仙”词牌名,原为唐代教坊曲名。又名“谢新恩”“雁后归”“画屏春”“庭院深深”“采莲回”“想娉婷”“瑞鹤仙令”“鸳鸯梦”“玉连环”。

  薛宝钗将自己比作一枚柳絮,在“白玉为堂金作马”的贾家“随风起舞”。借“柳絮”表达身不由己的命运。

  柳絮身轻没有依托,一如女儿薄命。

  薛宝钗随着母亲和哥哥来到贾家图谋金玉良姻,并不是一帆风顺。在贾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。

  从贾母的三番两次明里暗里的“撵逐”,就会知道贾家背后的舆论风向的恶劣。薛宝钗表面装作无事,实则压力极大。她说“蜂团蝶阵乱纷纷”就是现实写照。

  曹雪芹虽然不写薛家被“千夫所指”的窘迫,但也不难想象当贾母都说上门图谋金玉良姻是“贼情”,“人不人、鬼不鬼”这些难听话时,贾家其他人的反应。

  每天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之中,还要表现得云淡风轻,哪有那么容易。主要是未来并不明确,不知道将要归于何方。“几曾随逝水?岂必委芳尘?”随波逐流还是尘埋泥土,都不是她能说了算的。

  《临江仙·柳絮》要与第二十二回的《点绛唇》对看。薛宝钗借由鲁智深的“潇洒”,表达向往自由的大天地,是她在贾家委屈不自由的体现。《临江仙·柳絮》则再次推高了她对自由的向往。

  宝钗身为女儿身,没有自由和人生自主权,与贾探春恨不生为男儿不同。宝钗是认命的不甘,贾探春是不屈的对抗。薛宝钗只此就不如探春。

  她说“韶华休笑本无根”,虽然“休笑”代表了反抗,但“无根”才是现实。

  她说不要看轻无根无萍的年轻人,只要给他们机会就有可能一飞冲天。

  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。如此豪气干云,是野心勃勃么?看似如此,实则不是。

图片.png

  柳絮能有什么“凌云志”?飞得再高也终究“随流水、委芳尘”无根无萍。

  但飞起来就是挣脱牢笼的限制。就像鲁智深脱离五台山的规矩束缚,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”才是大自由。

  薛宝钗只求自己不再受到薛姨妈和薛蟠的裹挟,不再将自己的命运捆绑在整个薛家的兴亡上,为自己活一回,才是《临江仙·柳絮》真正想要表达的宿命。

  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”,不算是薛宝钗的志向,而是她的桎梏。她因求而不得流露出的真性情,最是动人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古文名著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