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懿在诸葛亮病逝后没有一次伐蜀,真相是什么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司马懿,字仲达,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。很多人都不了解,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。

  诸葛亮去世后,司马懿还活了17年。

  然而,17年中,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。

  被魏帝阻止的进军

  其实,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,只是被魏帝阻止了。

  诸葛亮去世后,杨仪与魏延相争,发生了激烈内讧。

  司马懿得知后,“帝欲乘隙而进,有诏不许”,想去打,被魏帝下诏阻止了。(《晋书.宣帝纪》)

  司马懿想要进军,是很合理的。

  当时,还不到30岁的魏明帝牢牢掌握着一切。

  此时已经司马懿,已经55岁了。

  实权而言,面对诸葛亮的挑衅,司马懿还需借助天子的诏书来压制众将出战的请求,其实权自然还远远不足以威胁魏帝。

  就年龄而言,55岁的他似乎没有必要去考虑魏明帝(不足30岁)的权力格局,更不必考虑魏明帝死后他如何夺权。

  就功绩威望而言,此时的司马懿也远远没有到当年韩信那种“功高不赏”的地步。

  因此,“见可而进”,试图趁机有所作为,是自然的事情。

  然而,魏帝则另有打算。

image.png

  魏明帝早已经确立了总体战略思想。

  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,魏明帝就采纳了孙资的意见:只派大将据险而守,安心发展经济,如此,”数年之间,中国日盛,吴蜀二虏必自罢弊“。

  吴、蜀一时难以消灭,魏国经济还没有很好复苏,时间有利于魏国。

  因此,诸葛亮北伐时,魏明帝就确立了明确的原则:诸葛亮远道而来,利在急战,“每命帝持重”。

  诸葛亮虽死,但这些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,伐蜀的时机仍未成熟。

  因此,魏帝阻止了司马懿伐蜀的企图。

  所以,在诸葛亮去世后的几年中,司马懿继续执行魏帝的战略思想,只是在马岱等人进犯时派兵击退,没有大举征伐。

  依战略顺序执行任务

  事实证明:魏帝不允许司马懿攻蜀,不是司马懿有问题,而是攻蜀这个目标有问题。

  对于征服的先后顺序,魏帝已有了全面的规划。

  235年,诸葛亮去世一年后,幽州刺史毋丘俭上奏:咱们跟吴蜀搞了这么多年,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呀!所以陛下您到现在还没有立下什么值得撑到的功业。现在应该趁着诸葛亮去世,蜀国稍微消停的机会,讨灭辽东公孙渊!

  “帝图讨辽东”,才将毋丘俭调去幽州的。毋丘俭的这分奏折,是在明帝授意下做的。(《三国志.毋丘俭传》)

  因此,毋丘俭的奏折,就是明帝的思路。

  吴、蜀,有天险阻隔,“所在深险”,实力比较雄厚,不容易讨灭。

  相反,辽东公孙渊,牵制了魏国北部相当的国防力量,而且,近来与东吴眉来眼去,不能不除掉!

  同样重要的是,观察了辽东很久的魏帝君臣很清楚:公孙渊是可以快速平定的!

  出征前,明帝问司马懿:要多久?

  司马懿答:去30天,回30天,打30天,90天够了!

  从君臣二人的对话看,明帝君臣对公孙渊非常了解,确定能快速平定!

  因此,明帝以司马懿快速平定了公孙渊!

image.png

  总的来说,魏明帝时期,司马懿很难生不臣之心,明帝对司马懿也是基本上充分信任的,基本上可说是君臣一心。

  因此,明帝去世前,即直到239年初,司马懿是严格按照魏帝安排行事的,他不征蜀,是魏帝的安排。

  坚决反对攻蜀

  明帝驾崩后,司马懿、曹爽联合辅政,开始了明争暗斗。

  攻蜀问题,也是明争暗斗的关键所在。

  曹爽极力主张攻蜀。

  一方面,曹爽缺乏军功,急需立功。

  另外一个原因则更重要:司马懿、曹爽,要争夺外军的控制权。

  其中,雍凉地区,是第一个焦点。

  司马懿、曹真,都曾都督雍凉,双方在此都有相当基础,自然成了彼此争夺的第一个焦点。

  当时,曹爽利用政治上的优势,安插了自己人夏侯玄都督关中。

  伐蜀,即便不能建功,也能加强对雍州军马的控制。

  司马懿自然极力反对!

  一来,主持伐蜀的是曹爽、夏侯玄。

  伐蜀取胜,加强的是政敌的力量,对司马懿一点好处也没有。

  二来,以“正确”获取人心。

  司马懿与蜀军打了那么多年仗,对蜀军的实力是有了解的。

  曹爽这两把刷子,纯粹是去自取其辱!

  反对伐蜀,站在正确的一边,自然能够在曹爽失败时形成“反差”。

  因此,曹爽与司马懿竞争时期,司马懿是最坚决反对伐蜀的了。

image.png

  未遑外事

  司马懿斗倒曹爽后,夏侯霸害怕受到牵连,逃到了蜀国。

  姜维问夏侯霸:司马懿掌权了,会不会来搞我们?

  夏侯霸答:他们刚得手,根基不稳,要先安定内部,一时还不会征伐。

  “彼方营立家门,未遑外事”,就是司马懿夺权后的实际情况。

  朝堂上,还有许多拥曹派人士;地方上,各地外军将领也蠢蠢欲动。

  因此,司马懿的工作重点不在征伐。

  他既不征伐,也废除了曹丕以来的一些苛刻政策,轻徭薄赋,获取人心。

  他集中精力于解决王凌等地方实力派的反叛。

  因此,终司马懿一生,未再征蜀。

  司马昭的立场

  司马懿的立场,司马昭自然是清楚的。

  曹爽伐蜀时,司马昭正是征蜀将军,是夏侯玄的副手。

  然而,司马昭一直反对进军,也一直主张“宜亟旋军,以为后图”。

  司马懿之后,司马师、司马昭也延续着司马懿的思路,没有贸然大举征蜀。

  直到淮南三叛彻底被平定,中央和地方的拥曹派已经基本被铲除,“营立家门”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。

  对司马家来说,“营立家门”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。

  对魏国来说, “中国日盛”,“吴蜀二虏自罢弊”的时机已经成熟。

image.png

  因此,伐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。

  另一方面,司马昭有些事情确实过分了。

  尤其是杀害曹髦一事,连司马家的政治盟友陈泰等人都愤慨不已。

  因此,发起伐蜀作战,转移内部视线,成了司马昭的刚需。

  灭蜀之战,时机已到,势在必行了!

  司马懿不伐蜀,司马昭伐蜀,是针对不同形势,作出的不同决策。

  把握规律,顺时而动,司马家由此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

  • 权力之争:曹爽的兵权与司马懿的野心

     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,曹魏末年的政治斗争尤为激烈。其中,曹爽手握兵权却被司马懿杀死的事件,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本文将探讨曹爽手握兵权为何会被司马..

    权力之争:曹爽的兵权与司马懿的野心
  • 诸葛亮杀了张郃为什么说反而帮了司马懿?原因是什么?

      诸葛亮,字孔明,蜀汉丞相,被誉为“睿智之者”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然而,在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中,诸葛亮却杀死了魏国名将张郃。有人说,这一举动反而..

    诸葛亮杀了张郃为什么说反而帮了司马懿?原因是什么?
  • 司马懿的智谋之路:从装病到夺权

      在中国历史上,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、智者谋士的时代。其中,司马懿作为曹魏的著名谋士,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,成功地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的谋士到权倾朝野的..

    司马懿的智谋之路:从装病到夺权
  • 司马懿取代曹魏政权的历史评析,这件事情是好事吗?

      在中国历史上,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慧的时代。在这个时期,曹魏、蜀汉和东吴三个国家相互争斗,争夺天下。然而,在曹魏国内,也发生了一场政治斗争,最终导致..

    司马懿取代曹魏政权的历史评析,这件事情是好事吗?
  • 曹操对司马懿有所怀疑,为何没有除掉他呢?

      曹操对司马懿有所怀疑,为何没有除掉他呢?  很有意思的是,曹操虽然比刘备等人的起点要高,但也没有显赫的身世,他也不是士族出身。为此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,他..

    曹操对司马懿有所怀疑,为何没有除掉他呢?
  • 曹真能攻退诸葛亮真的是靠的司马懿吗?

      曹真能攻退诸葛亮真的是靠的司马懿吗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。  首先我们不否认曹真在政务上的才能的确不如司马懿和诸葛亮过人,但是在战役上..

    曹真能攻退诸葛亮真的是靠的司马懿吗?
  • 看人极准的曹操为什么要召司马懿入仕呢?

      看人极准的曹操为什么要召司马懿入仕呢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。  司马懿有一个显赫的家世,司马家族为汉朝世家,祖父官至颍川太守,父亲司马..

    看人极准的曹操为什么要召司马懿入仕呢?
  • 郭嘉临终前,为何会劝曹操诛杀司马懿呢?

      郭嘉临终前,为何会劝曹操诛杀司马懿呢?  郭嘉本就眼光独到,善于见微知著。郭嘉有两项本事,其一能识人,其二能推断事情发展。郭嘉本在袁绍麾下,但他却认为袁绍..

    郭嘉临终前,为何会劝曹操诛杀司马懿呢?
  • 曹操非常多疑,为何没有怀疑司马懿呢?

      曹操非常多疑,为何没有怀疑司马懿呢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。  当时,在刘备的身边有着诸葛亮来为自己出谋划策,而曹操的身边,自然也是有着..

    曹操非常多疑,为何没有怀疑司马懿呢?
  • 司马懿造反都夺取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

      对司马懿造反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  在三国时期,高平陵之变是重要的历史事件,也即对曹魏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,都..

    司马懿造反都夺取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为何没有选择称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