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?-趣历史网
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,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故事。 他们曾经是相互倾慕的朋友,只是..
司马光所作的《谏院题名记》表达了什么思想?该散文叙述了谏官的来历,告诫谏官们要恪尽职守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,接着往下看吧~
《谏院题名记》原文
古者谏无官,自公卿大夫,至於工商,无不得谏者。汉兴以来,始置官。
夫以天下之政,四海之众,得失利病,萃於一官使言之,其为任亦重矣。居是官者,常志其大,舍其细;先其急,后其缓;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。彼汲汲於名者,犹汲汲於利也,其间相去何远哉!
天禧初,真宗诏置谏官六员,责其职事。庆历中,钱君始书其名於版,光恐久而漫灭。嘉祐八年,刻於石。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:“某也忠,某也诈,某也直,某也曲。”呜呼!可不惧哉!
译文
古时候没有规劝君王的官职,从官居高位的公、卿、大夫到工匠、商贩,都可以进谏规劝君王。汉朝以来,才开始设置了谏官的职位。
将天下所有的政事、四海之内的老百姓、国家社稷的得失利弊,都聚在谏官一个人身上,让他指出来,他担当的责任相当重要啊!担任这一官职的,应当注意国家重要方面的事情,舍弃细微的地方;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,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;只为国家着想而不要一心只为自己。那些在获取名声方面急切的人,一定也会热衷于利益,这样与真正的谏官其中的差距有多远呢?
天禧初年的时候,宋真宗下诏书设立了六名谏官,规定了他们进谏的职责。宋代庆历年间,钱君才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。我恐怕日子长了他们的名字会磨灭掉,在嘉祐八年的时候,又将谏官的名字刻在了石头上。后来的人就可以指着他们的名字议论说:这个人是忠臣。这个人是奸臣,这个人正直,这个人偏邪。哎,我们难道可以不为之警戒惧怕吗?
赏析
开头“古者谏无官”,用意不在此,而是为了说明“无不得谏者”。
相传尧时曾设鼓于庭,使民击之以进谏。古时虽无谏官。但人人都可以进谏。到了汉代,才开始设置谏议大夫,专掌指陈朝政缺失之职。
行文至此,从“无(谏)官”到“置(谏)官”,说明了谏官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因而接下来关于谏官“为任亦重矣”的议论,就是水到渠成之笔。
既然责任重大,身为谏官,就有个怎样尽职的问题,作者是从方法和品德两方面来阐述的:就方法讲,“当志其大。舍其细,先其急,后其缓”;就品德讲,当抱定不为自身谋名逐利的宗旨。
“彼汲汲于名者,犹汲汲于利也”。谏官本无什么实权,看上去与“利”没有什么关系;但谏官的名声很重要,声名狼藉的谏官,不能取信于人。
以上仅一百字的篇幅,行文却周详,面面俱到,文字简洁利落。最后以天禧、庆历、嘉祐三个年号冠头,将设置谏官、谏院题名、易版为石三件事交代得清清楚楚。四十个字,跨越四十余年,可谓惜墨如金。
文章起笔突兀,收笔凛然,为文章增色不少。
作者记谏院题名,落笔首句却是“古者谏无官”,不读下文,读者不知道从何说起,陡峭之笔,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。收笔“某也忠,某也诈,某也直,某也曲”,面对后人“历指其名”作不留情面的评判,人人凛然生畏。
诚如作者所言,“可不惧哉”。在这篇文章中,作者敢于直谏,体现了不阿谀奉承,举忠斥奸,不为身谋的精神。
作者曾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,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,其廉洁奉公、以节俭为乐的品德,一直被人传颂,而这篇散文则是他这一品质的表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,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故事。 他们曾经是相互倾慕的朋友,只是..
北宋司马光的《稽古录》写了什么?怎么评价?记事上始于三皇五帝,下至北宋英宗治平末年,年代皆超出《资治通鉴》断限以外,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..
司马光的书法成就到达了什么高度?有这么一张纸,纸上也没多少字,却是件价值连城的藏品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一起看看吧。 单是收藏过它的名家..
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,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一起看看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吧。 宋仁宗宝元元年(10..
历史上司马光的暮年岁月过得怎么样?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一起看看吧。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..
司马光的文学成就有哪些?在现今比较有名的有《资治通鉴》、《稽古录》和《潜虚》等一系列著作,这些著作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,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..
司马光所作的《谏院题名记》表达了什么思想?该散文叙述了谏官的来历,告诫谏官们要恪尽职守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,接着往下看吧~ 《谏院题名记..
司马光为何如此坚定的反对王安石变法?有什么理由?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一起看看吧。 公元1038年,二十岁..
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,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,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司马光大哥司马旦之子司马康的故事。 司马康(1050~..
司马旦是谁?和司马光是什么关系?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,一起看看吧。 司马旦,北宋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