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名臣蔡襄的才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北宋名臣蔡襄的才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他除了政绩斐然外,书法成就则更为突出。他与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并称"宋四家"。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
  宋四家的四位书法家书法可谓各有千秋,自成一体。苏体"丰腴跌宕",黄体"纵横拗崛",米体"俊迈豪放",他们三位以行草、行楷见长。而蔡襄的书法"蔡体"则以正楷见长,亦擅行书、草书,风格"深厚端庄、淳淡婉美"。

  传之于世有名的代表作品有《自书诗帖》、《谢赐御书帖》、《蒙惠帖》、《陶生帖》、《郊燔帖》以及《万安桥记》、《昼锦堂记》等珍品碑刻。

  蔡襄的书法,无论是天子,还是普通百姓,都十分喜欢,视为珍贵的藏品。《宋史.蔡襄传》中就曾记述:"襄工于手书,为当世第一,仁宗尤爱之。"撰写《琴史》的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《续书断》中亦称:"蔡襄书颇自惜重,不轻为书,与人尺牍,人皆藏以为宝。"

图片.png

 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还将蔡襄的草书作了极高的评价:"以散笔作草书,谓之散草,或曰飞草,其法皆生于飞白,自成一家。存张旭、怀素之古韵,有风云变幻之势,又纵逸而富古意。"

  此外,蔡襄的诗文清妙,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问世,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。他的诗词有四百多首流传至今,有名的作品如《落花》、《北苑十咏》、《上元应制》、《梦游洛中十首》、《送张处士二首》、《过天津桥》等。

  其中《落花》一诗颇有意蕴,让人回味:何事苍苔数点红,晓来花片落春风。不惜春色兼花尽,今古此情无处穷。

  蔡襄在茶学上的研究亦不凡,前面已提及,他乃颇有建树的茶学家。突出表现在他"知建州"任上,着力抓茶产业的举措。当时建州的茶叶就小有名气,称为"北苑御茶"或"北苑贡茶",早在唐代就有"建茶"、"建茗"的记载,后被南唐李后主钦定为"龙茶"。

  北宋时,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,监制"龙茶",注重御茶采摘的"早、快、新"。那时的北苑茶,便已知名,号为珍品。蔡襄接任后,将北苑茶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。时称北苑茶"起于丁谓,成于蔡君谟";蔡襄则创小龙团"以进,被旨仍岁贡之"。

  蔡襄在监制御茶的同时,着力于改造北苑茶的品质与基色,求质求形。从外形上,将"大龙团"改为"小龙团",精品有"离云龙"、"瑞云翔龙"等。在品质上,采用鲜嫩茶为原料,改进制作工艺。后来,蔡襄还在自己的茶学专著《茶录》中对"龙团茶"的制作作了阐述。

图片.png

  欧阳修在《归田录》中亦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载:"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,始造小片龙茶以进,其品绝精,谓之小团。凡二十饼重一斤,其价值金二两"。另考,北苑茶在蔡襄"知建州"任上的重视与发展下,名声大振,还助推了经济发展,其所创财政收入在北宋时期就曾名列首位。

  蔡襄晚年在老家时,亦潜心于茶学研究,完成茶学专著《茶录》的编撰工作。《茶录》分两篇,上篇论茶,下篇论器,是继"茶圣"陆羽的《茶经》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。

  可见,蔡襄不仅是北苑茶的集大成者,还为"福建茶"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皆作出了不可抹灭的历史性贡献,称他为杰出的茶学家亦实至名归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