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梦中贾母清虚观打蘸时都遇到哪些事情?有何暗喻?-趣历史网

时间: 浏览:加载中...

  清虚观打醮,贾府上下几乎全部出动,意义是重大的。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  贾母带人打醮清虚观。一来就遇到两件堵心的事。先是王熙凤掌掴小道士,贾母帮助消弭。后是张道士心有不满,借贾宝玉长得像荣国公,讽刺贾母以下后代忘本。

  贾母对张道士的嘲讽,也是无可奈何,毕竟贾家一代不如一代,而张道士却今非昔比成了神仙。论腰杆子硬气,贾母还真不行。

  其实,从张道士与贾母的分庭抗礼看,这老家伙已经有“忘主”的意思。

  他本是荣国公的替身,代替荣国公出家在清虚观。贾家一路扶持他上位。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“大幻仙人”,如今现掌“道录司”印,又是当今封为“终了真人”,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“神仙”……

  张道士能有今日,全仗贾府之功。可他官升脾气长,反而看不上荣国公的后代子孙。贾家固然一代不如一代,可他这般也是忘恩负义。

  观张道士行径与焦大何异?别看他表面恭谨,内心早已不逊,反不如焦大干脆利落。

  张道士“前恭后倨”的嘴脸,也与焦大类似,被作者赋予了贾家与皇帝的“貌合神离”关系。

  看张道士是看贾家小人得志。

  看焦大是看贾家骄狂自大。

image.png

  看李嬷嬷是看贾家摆不正自己位置。

  看赖嬷嬷、赵嬷嬷是看贾家如何不被抄家。

  贾家这些老人,一个个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。要特别关注,不提。

  张道士这里说着贾宝玉的样貌像“国公爷”,让贾母误以为是自己丈夫,不想他马上纠正了老太太的错误。

  (第二十九回)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:“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,爷们一辈的不用说,自然没赶上,大约连大老爷、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。”

  啥意思呢?就是张道士给贾母挖了个坑,他说贾宝玉长得像“国公爷”,贾母说确实像他爷爷。结果张道士纠正:“错了,我说的是你的公公荣国公贾源。”贾母:“……”尴尬不?

  张道士坏就坏在设计了贾母还没办法辩驳。

  他说贾宝玉像荣国公,那是他的主子。代表他心中不将贾家其他人放在眼里。就像焦大眼里只有宁国公一样。

  甚至他对贾母说“你孙子长得像你公公”,纯属耍流氓,根本不是人话。贾母他也不当回事,这样的老东西,岂有不讨厌的!但他还没完,有更恶心人的在后边。

  (第二十九回)张道士说毕呵呵又一大笑,道:“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,今年十五岁了,生得倒也好个模样儿。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。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,聪明智慧,根基家当,倒也配得过。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,小道也不敢造次。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,才敢向人去说。”贾母道:“上回有和尚说了,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,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。你可如今打听着,不管他根基富贵,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,来告诉我。便是那家子穷,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。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。”

  张道士“倚老卖老”给贾宝玉提亲,就像两个老人一见面的话题,无外乎就是儿孙姻缘,看似水到渠成再平常不过。但细读这一段,会发现特别不寻常。

  首先,张道士为什么提亲?

image.png

  张道士是贾府老人,与贾母也是几十年的交情。他在京城达官显贵之中郊游广阔,比之贾家的耳目还要灵光。

  他认识的人家有合适的小姐,按说一定是合适的。那时候像贾家这样人家联姻,也是世俗套路。比如贵妇联谊,僧道串联,亲友介绍,最后才是官媒求娶。

  按说张道士一心向着贾家,为他们谋求好的姻亲,他也有了香火情,两边都有好处。也是那时候和尚、道士、尼姑、道婆们经常干的事。

  问题是,张道士已经是“神仙了”,皇帝都尊称他为“终了真人”,他年事已高别无所求。干嘛还要干这种“保媒拉纤”的事?好了固然好,万一不好还落埋怨。

  而且,从张道士主动提起看,分明是这家女方想要与贾家结亲,求到了张道士,而非他真看着好。

  那么,能有门路求到张道士,让他帮忙的女方势力绝对不低。这种人家又干嘛如此委婉求了张道士而不找个更靠谱的人做媒?

  能让张道士提亲,又无力自己求聘,还想与贾家结亲……答案呼之欲出。

  其次,张道士为什么不说小姐是谁?

  张道士说:“前日在一个人家看到一位小姐”,这话就有毛病。

  第一,张道士是个老道士,他和贾家不见外,那是他出身贾府门下,一辈子来往不用避嫌。凭什么他去别人家就不避嫌?

  第二,能让张道士登堂入室一定都是达官显贵。能让他见小姐的也一定是像贾府这样亲近关系。能两样集合在一起,除了贾府还有谁家?

  第三,张道士是给自己人贾宝玉提亲,他却绝口不提女方。看似保护女方隐私,可根本说不通。

  贾家才是他们“自己”,对自己人遮遮掩掩,胳膊肘往外拐不符合常情。当时清虚观没有外人,都是贾家自己人,有什么不能说谁家的?

  他不说明谁家,让贾母和贾家如何选择?难不成就凭他一句话,就定了不曾?

image.png

  张道士遮遮掩掩既不符合亲疏远近关系,也不符合替人办事的本心。就是没有诚意。

  而他不提女方是谁,就是不好说。

  最后,张道士的用意是什么?

  种种迹象表明所谓提亲,就是奉命行事。什么小姐不小姐的,张道士看没看过无关紧要,成不成他也不上心。

  你看他绝口不提女方是谁,就是给贾母挖了个坑。一旦贾母不察答应了,那时候他说谁是谁。

  结合打醮清虚观前后发生的事,不难知道张道士说的人就是薛宝钗。

  十五岁的小姐是薛宝钗。薛家同列四大家族,家境不错。模样好,冰雪聪明,不是薛宝钗又是谁?

  前一天贾元春赐节礼刚刚宝钗和宝玉一个样,傻子都知道贾元春的立场。而能让张道士乖乖张口的,也只有贾元春。

  张道士提亲本就是贾元春端午节赐节礼的延续。元春的目的并不是真提亲,而是对贾母迂回告知:我支持金玉良姻,你看着办!

  贾母早在元春赐节礼时就明白了大孙女的意思。但她没办法,身份上贾元春是贵妃,没有直接赐婚已经是给老祖母的面子了。

  贾母被贾元春搞得非常被动和无奈。她也没有好的狙击办法。后面宝黛二人回家,因金麒麟和提亲的事一场大闹,贾母无奈地哭了,说他们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就是明知小儿女有情,她却不能做主的痛苦。

  不过,贾母毕竟是贾母。元春虽然让她被动,但绝不在张道士跟前露怯。尤其张道士小人得志让她愤怒。必然要回击!

image.png

  (第二十九回)贾母道:“上回有和尚说了,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,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。你可如今打听着,不管他根基富贵,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,来告诉我。便是那家子穷,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。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。”

  什么叫报应打脸?张道士这就是!他都是神仙了,不说“口含天宪”,起码也是神异的存在。可贾母只用“和尚”两个字就将他怼了回去。

  和尚不让早娶,你这道士闭嘴。大伙可是眼睁睁看着贾母刚才对张道士提亲还感兴趣,一听话锋不对,马上拒绝、打脸双管齐下。老太太这智商,反正到死都不可能糊涂。

  张道士被“和尚”二字怼得哑口无言,贾母还不算完,又说“不管根基富贵”“就算那家子穷,不过给几两银子罢了”,啥意思?少拿钱说事,我有钱、有权、有地位不稀罕!

  贾家此时已经被贾元春省亲掏空了家底。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仍旧还有底蕴。只要不出事,也还有财路。比较起来薛家除了一点家底,生意早都凋敝。

  贾家是活的,薛家是死的,拿什么比?何况两家体量高低也天差地远。贾母看不上薛家一点不奇怪。真要看上才是羞辱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点击查看 古文名著 更多内容

猜你喜欢